English

汽车消费贷款 为何不温不火

1999-07-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自1998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首家办理汽车消费贷款以来,各家银行纷纷集中在省会城市开设网点,以私家轿车为对象,针对普通消费者开办消费贷款业务,揭开了自住房后又一轮消费信贷的序幕。

半年多过去了,汽车消费市场并未出现人们所想象的高潮。最早开办汽车消费贷款也是贷款量最大的建设银行半年累计仅发放汽车消费贷款3.7亿元,相对于12亿人口和70万辆轿车年产量的需求和供给市场,这一数字无疑是太小了。

汽车消费贷款为何不温不火?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银行开办汽车消费贷款在市场定位方面存在些许偏差。结合调查结果和相关材料,我们认为,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银行网点布局应该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

调查发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汽车消费贷款的需求不同。

建行杭州市分行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累计发放汽车消费贷款6000万元,购买近1000辆轿车,占全国建行第一批90多家网点贷款总量的16%;建行武汉市分行同期累计发放汽车消费贷款1500万元,购买180多辆轿车。

作为大城市,武汉的汽车消费贷款发放量仅相当于中等城市杭州的1/4,除了武汉市出租车更新市场趋于饱和的原因外,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两地经济结构存在差异。浙江省经济较发达,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780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仅个体工商户就有158万户,其总产值占全省经济半壁河山。调查表明,杭州市私家车贷款多为个体工商户和中小私营业主。经济承受能力强是杭州消费贷款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武汉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国营企业占绝对优势,多种经济占比小,城市居民人均年收入不足6000元,在全国十九大城市中位居第十四位,收入状况制约了该城市汽车消费贷款的需求。

调查中得知,浙江省汽车消费贷款真正需求大的还不是杭州,而是温州、宁波以及省内较富裕的新兴中小城市。在3月中旬建行新增加的300家汽车消费贷款网点中,浙江省就争取了35家,大部分都应邀落户于民营经济发达的新兴城市。武汉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市场部一位负责人指出,一些南部和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中小城市,年轻人对汽车的需求较大。他认为银行网点过多集中在省会城市制约了汽车消费贷款的发展。

由此看来,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网点集中于省会城市定位有失准确。根据市场需求,银行网点布局应向经济发达的南部和东部倾斜,一些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经济发展较快的新兴城市应成为银行布点的首选。

二、贷款对象应该以营运车辆为主

据在杭州、武汉调查中了解到,汽车消费贷款结构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纯消费性私家车贷款占比小,大部分人贷款购车的目的是用来营运或半营运。

杭州近千笔汽车消费贷款中,60%用于出租车更新;20%左右是个体户和小经营业主购买,用于跑业务兼作家用,属于半营运性质;不足10%的人贷款购车用于个人消费。在武汉,80%以上汽车消费贷款是出租车贷款;10%左右属于公私两用的半营运性质;飞行员、空姐等收入较高阶层个人消费型贷款仅占4.5%。

调查中还发现,目前营运性用车对贷款的需求有增加趋势。随着下岗职工的增多,出租车营运成为再就业的热门职业,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往往有稳定的预期收入而缺少前期投入资金,银行的汽车消费贷款深受他们的欢迎;客运、货运车及生产型用车对银行的贷款需求也呈上升趋势。

打破单一的轿车类贷款,增加车辆贷款种类,贷款对象向营运型车辆倾斜应成为银行下一步调整汽车消费贷款结构的方向。

三、贷款对象应以高收入阶层和个体、私营经营者为主

除出租车外,杭州、武汉的汽车消费贷款大部分为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他们购车的目的一是生意需要,二是将车作为身份象征和商誉保证,三是作为消费品。“一车三用”的特点使个体户、私营企业主成为目前汽车消费贷款最具潜力的客户群体。这部分消费者大都买得起车,但他们不愿占压资金,宁愿向银行贷款,用投资回报来分期偿还。

这部分消费群体目前已颇具规模。据统计,1998年底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已突破126万户,个体工商户已达2957万户,他们将成为银行汽车消费贷款的主力军。

消费型私家车市场需求冷清与我国大部分消费者信贷承受能力较低有关。杭州和武汉办理汽车消费贷款均要求贷款申请者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而我国当前城市家庭平均月收入仅在1500元左右。有关调查表明,仅有占城市居民家庭10%的最高收入户能够承受10万元以上的消费信贷,30%左右的高收入户和中等偏上户能承受5—10万元的消费信贷。另一方面,与住房不同,汽车作为奢侈性和消耗性商品,使用年限不足10年。除一次性投入10多万元外,每年仅养护费就要1.2~1.8万元,消费者即使贷款买了车,多数也养不起。

因此,银行汽车消费贷款定位于大众型消费似乎超前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也超前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汽车作为一种奢侈型消费品,其消费对象往往与高收入相联系,在目前大部分消费者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汽车消费市场红红火火还为期较远。

银行的钱究竟应该贷给谁,这个问题应该在市场中找寻答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